- 媒體報導
-
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方案
一、搭設高度
根據(jù)建筑物高度7.2.m,搭設4步,高度7.2m.按規(guī)定腳手架頂端必須按規(guī)定要求封頂,里立桿應低于檐口50cm,外立桿根據(jù)省廳實施意見要求及設計要求高出檐口1.5m。
二、搭設材料:
鋼管。為使本工程外鋼管腳手架更規(guī)范、更美觀,大橫桿、小橫桿、立桿、擱棚采用黃色,剪刀撐、掃地桿采用黃黑相間色。在取材方面,選用外徑48mm,壁厚3.5mmA3鋼管,表面平整光滑,無銹蝕、裂縫、分層、壓痕、劃痕、劃道、硬彎,新用鋼管有出廠合格證。鋼管腳手架搭投使用扣件應符合建設部《鋼管腳手架扣件標準》要求,有扣件生產(chǎn)許可證,規(guī)格與鋼管匹配。采用可鍛鑄鐵為得有裂縫、氣孔、縮松、砂眼等鍛造缺陷,貼和面應平整,活動部位靈活,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mm。
三、搭設與防護基本要求
1.雙排搭設。
2.立桿及基礎:搭設前應對鋼管進行保養(yǎng)除銹,并統(tǒng)一涂色,架子基礎平整夯實,砼硬化,立桿垂直穩(wěn)放在砼地坪上。地面要設排水措施。排水槽溝距外立桿50cm,尺寸為25×30cm。立桿根部與地面設縱橫相連的掃地桿,立桿間距為1.8m,橫向間距1.2m,內立桿距墻0.2m。立桿采用對接,二根相臨立桿相互錯開2m,以確保一個檔距。為確保架體的美觀,拉結點的規(guī)范設置,在外架的第二第三立桿之間設一根立桿,距外墻
角為0.86m.符合規(guī)范規(guī)定,外墻轉角處1m內設拉結點,具體形狀、尺寸見附圖.
3.大橫桿
大橫桿固定在立桿內側,沿縱向水平布設,其接長點錯開一個檔距。為保證架體平整及網(wǎng)片張拉,在布置大橫桿時兩端通線,以保證上面的水平及便于腳手片鋪設。大橫桿采用搭接長度為40cm。
4.小橫桿
小橫桿按立桿與大橫桿交點處設置,設置在大橫桿下方兩端固定立桿確保安全受力。水平間距即內立桿內側與外立桿的內側為1.2m。為保證架體內封閉,第一步、頂步、頂步下一步、頂步與底部的小橫桿伸至外墻面,其余名排小橫桿伸出內立桿10cm,所有小橫桿均伸出外立桿15cm。
5.剪刀撐
待第四步大橫桿搭設完后,立即設置剪刀撐,腳手架外側立面每隔8.55m向內自下而上連續(xù)設置剪刀撐,與地面夾角綁扎成45度角.設置時與其它桿件的交叉點要求相互連接,并應延伸到頂部大橫桿以上,最下一步剪刀撐的底部距立桿70cm。
6.腳手片鋪設
自架體第一步開始鋪設,以上施工層及施工層下一層頂層、頂層與底層中間為一道,主體部分總共鋪設五層,竹片規(guī)格1.2×0.8m,每片腳手片有16#鉛絲雙股并聯(lián)綁扎四角。
7.防護
自第一步起設雙道防護欄桿,分別距腳手片高度30cm踢腳欄桿和1.2m高防護欄桿,頂排防護欄桿共設3道,高度分別為0.9m和1.5m,安全網(wǎng)防護,采用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(wǎng)防護封閉。網(wǎng)規(guī)格1.8m×6m,目數(shù)為2000目,每片網(wǎng)重量為3Kg。
8.架體與建筑物拉結
拉結點:采用直徑8的鋼筋在圈梁中預埋,轉角外兩面?zhèn)€方向距墻0.260cm處設拉結點,頂部80cm處加密,橫向間距三跨設一拉結點,向內水平方向每隔7m,垂直3m設置,且設置在外架大小橫桿接點處,外墻裝飾階段時,考慮到施工質量要求,到第二層粉刷時剪去拉結點,但工地先按規(guī)范要求把拉結梁拉結在窗上(見附圖),以確保外架安全可靠。
9.架體內封閉及安全通道
由于本腳手架內立桿距墻面為20cm,所以腳手架內封閉采用以下方法:
(1)底排內立桿與建筑物之間用標準目網(wǎng)封閉。
(2)施工層內立桿與建筑物用密目網(wǎng)封閉。
(3)腳手架中間設一隔離層,用腳手片鋪設(20×150cm)下設大橫桿。
在腳手架的南側(8)-(9)軸之間設來回三字形斜道,坡度1:3.5,寬度為1m,轉用處設2×1.5m休息平臺,并在1.3m和30cm高設防護欄桿和踢腳欄桿,外側設45度角剪刀撐,用千島湖密目網(wǎng)全封閉防護,為保持斜道安全使用,在斜道上不得堆放任何雜物,并專門派人落實班前檢查。